我国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目前参照的是2007年7月1日实施的【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5749-2006)】。文件标识的GB,即国家标准。
其中水质指标有106项,除几项口感指标外,其他都和国际水平持平。
理论上来说,如果规定的106项指标全部达标,自来水是可以直接喝的。
但现实中,自来水在出厂时可以直饮,后续输送、存储后,在到达居民用水点前,也可能出现“二次污染”,无法直接饮用。
近年来,我国多地开始着手发展直饮水,其根本原因,是对自来水水质担忧。
《健康直饮水水质标准》正式实施。
文件参考了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以及《饮用净水水质标准》,对饮用水多项指标进行进一步细化,比日美欧盟标准更为严苛。
目前国内对于直饮水发展的摸索,当地政府和企业充当排头兵,是因为各地用水情况不一、经济水平不一。
有的小区使用“直饮水站”模式,居民可下楼去站点打水。但这种方式没有解决“最后一英里”的运输,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管道直饮水。
第一, 直饮水的市场发展前景将逐渐明朗化。
直饮水具有它自己非常明显的优势,随着各地政策和模式在经验上不断的累积和完善,有关基础也将不断完善。 此外,我们已经在奔向第二个百年目标,它对于如何诠释美好生活都有进一步更高的要求。 随着城乡水平逐渐提高,居民承受能力不断提升,直饮水的受众面也将进一步外延。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,我们直饮水的市场前景还是比较可观的。
第二, 供水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
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供水企业想要参与到直饮水业务中来。 供水服务到终端的工作其实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先决条件,供水企业本身又在专业度、技术、资源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。 如果供水企业能够及时介入,对于城市的整个供水安全来说也是一个保障。
第三, 直饮水价格体系逐步随之搭建。
现在直饮水的价格更加倾向于市场化定价,与自来水的价格体系有所区别。 目前我们认为自来水是一种基础服务,直饮水是一种延伸服务,随着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,需要对直饮水价格搭建更完善的监管体系,在市场化和政策扶持当中寻找一种恰当的平衡。
第四, 推动水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。
我们有思考过一个问题,如果所有的水都用直饮水,是不是一种高效的利用? 如果单独建一条直饮水管道,是否能够达到长期可持续? 无论大家采取哪一种模式,直饮水的发展一定要与当地的水资源禀赋、社会经济条件、居民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匹配,并不是一个地方的模式可以适应于全国所有地方。 并且,结合污水资源化利用,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和配置都将更加的精细化,进一步做到“优水优用,低质善用”。
第五, 进一步促进供水服务转型升级。
我们既然拥有了更好的水质,更好的价格,理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,在后期的水质监测方面更加及时、定期、精准,在软性方面更加便捷化、人性化、智能化。 直饮水行业是随着国家的发展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、用水安全意识的觉醒而发展起来的。 民众用水安全意识的觉醒,将会促进家用、商用及区域性分质供水设备的使用。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,与发达国家经济水平仍有不小差距,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差距更大。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相应的安全饮水需要也推动直饮水设备快速增加,这也意味着整体行业仍将有较大增长空间。